
全球贸易的血脉由海运承载,而单证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信息载体”。长期以来,纸质单证——提货单、设备交接单、装箱单——的流转,构成了港口物流运作的传统范式。然而,其流程繁琐、效率低下、成本高昂、易出错改的痛点,日益成为制约国际贸易与港口运营效率提升的瓶颈。
面对全球首个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准箱的上海港,以及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前十席位中七席的庞大体量,传统的纸质流转模式已难以为继。数字化转型不仅是降本增效的必由之路,更是提升国家贸易竞争力、构建智慧港口生态的核心引擎。
在此背景下,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港口协会、上海海事大学、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和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协同推进, 共同研制T/CPHA 14-2022《集装箱电子单证》团体标准(以下简称“集装箱电子单证标准”), 为集装箱运输行业提供可借鉴的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团体标准,促进了集装箱服务行业技术革新、引领了行业数字化发展。它不仅是技术规范的集大成者,更是一场深刻行业变革的宣言书,标志着中国港航产业正式迈入全流程、多主体、高可信的无纸化新时代。
填补空白:引领行业新标准

“集装箱电子单证标准”为全国港口集装箱电子单证的无纸化、数字化流转提供统一明确的技术规范,填补了国内在集装箱电子单证数据内容、信息交互及业务协同等方面长期缺乏系统性标准的空白,是行业内的一次重要创新。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推动我国港口数字化转型、提升物流链协同效率、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具有非常显著的引领示范和指导借鉴作用,为构建现代化港口服务新生态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范式。
卓越创新:定义行业新标准
“集装箱电子单证标准”的先进性植根于三大核心创新,攻克了长期困扰行业的互信、协同与融合难题。

全球范围内,不同船公司、代理、码头、车队的业务流程与数据格式千差万别,如同“万码奔腾”,难以互通。本标准并未简单地将纸质单证电子化,而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多源异构信息融合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业务流程融合器”,运用归并融合、虚拟化融合、换序融合等创新方法,将全球各异的海量业务需求转换为统一、标准化的数据流。这套架构如同一名精通多国语言的“超级翻译”,完美兼容了所有市场参与者的操作习惯,实现了从“各自为政”到“一平台通办”的革命性跨越,首创平台化业务融合新架构,为构建港口电子单证数字化服务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传统模式下,客户需携带大量纸质文件往返于多个窗口,费时费力。本标准推动研发了专用的APP移动端及网页终端,创建了全新的多终端智能电子单证服务子系统。司机凭手机即可完成所有手续办理,物流各节点信息实时联通,人、车、箱信息同步认证,货物全程可追溯。这不仅是“无纸化”,更是对整个口岸提货流程的深度优化与再造,将传统数日的流程压缩至以小时甚至分钟计,实现了多个主体间的无缝协作与一致行动,创立了多主体智能协同新范式,实现“流程再造”。
行业赋能:从“中国样板”到“全球实践”

全国港口协同发展:标准已推广至宁波舟山港、天津港、青岛港、广州港、深圳港等全国主要港口,成为智慧物流建设的核心基础设施。各港借此实现了作业效率的显著提升(如宁波舟山港每箱操作时间缩短1.5小时)和业务模式的创新。
全球影响力彰显:标准已被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大港口中的七大港口所应用。中国方案不仅解决了自身难题,更為全球港口行业的无纸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样板”和关键技术支撑,引领了国际规则制定的方向。
降本增效:经济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基于《集装箱电子单证》标准的实施,我国港口行业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该标准通过推动单证电子化、流程标准化与数据共享化,彻底替代传统纸质单证流转模式,大幅降低单证印制、打印、寄送及人力操作成本。据实践表明,电子单证使单证处理效率提升85%,业务处理时效提升40%,显著缩短港口操作周期,加快船舶和集装箱周转,整体物流效率得到质的飞跃。

标准实施有效推动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稳步增长,2024年达到3.32亿标箱,同比增长7.0%。上海港更以5150万标箱创全球新纪录,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厦门和广州等主要港口实现电子提货单100%签发,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全球港口中的领先地位——全球前十大集装箱港口中我国占据七席。此外,电子单证协同平台已接入200余家船公司、600余家代理企业,吸引超14万名司机和13.4万辆营运车辆加入生态网络,构建起跨区域、多终端的数字化服务体系,显著降低全社会物流总成本。
社会效益同样显著,电子单证系统通过打通口岸、港口、船公司、物流企业等多方数据,实现全流程无缝协同,大幅提升通关效率,平均缩短至1-2个工作日,优化整体口岸营商环境。同时,无纸化操作不仅减少资源消耗,助力绿色港口建设,也通过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协同联动,为交通强国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坚实支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港口中国方案。
行业标杆:引领未来,标准先行

“集装箱电子单证标准”源于中国港航产业规模最大、场景最复杂的实践沃土,成于领先的科技创新与协同智慧。它不仅仅是一套技术规范,更是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方式,一个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基石。
它标志着中国港航业从技术应用的跟随者,跃升为规则制定的引领者。未来,随着标准的持续深化应用与迭代升级,必将进一步驱动全球港航物流业向更加智能、高效、绿色、安全的方向迈进,为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全球供应链体系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