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标准:
医药多仓协同新生态的“开拓者”
来源: | 作者:上海市标准化协会 | 发布时间: 2023-11-20 | 1027 次浏览 | 分享到:


    药品多仓协同,率先在长三角范围内让医药流通企业打破省际边界,深度融合,实现跨省协同发展;推动长三角地区建立统一的药品流通市场标准体系,探索体系创新、制度创新,为药品供应链服务升级提供标准保障;通过一体化管理和数智化管控,提高长三角地区医药产品区域可及性布局,建立规范、安全、高效、低碳的现代药品流通体系。






创新药品供应链模式



药品多仓协同运营模式,是“两票制”药品供应链生态条件下,对药品供应链模式创新的重要探索。

该标准所定义的多仓协同是指在科工贸一体化的集团型企业或药品流通集团型企业内,以满足药品现代物流要求的药品流通企业为主体方,集团全资(控股)子公司的其他药品流通企业为协同方,共同享有人员、信息、仓储、运输等资源,为货主方开展药品储存、配送活动。定义所指的主体方和协同方之间,通过智能化供应链管理平台进行信息交互,达到业务数据、物流信息和质量信息的实时对接、交换、存储和可追溯,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全国仓储物流的一体化布局。

药品多仓协同运营模式所产生的效果更优于传统模式中各仓库单独行动的效果。

填补多仓协同标准空白

该标准首次明确界定了药品多仓协同的模式,对药品多仓协同运营中的主体方、协同方、货主方做出了描述性的定义,提出了人员配置、设施设备、智能化供应链管理平台、审核及质量管理等核心要素的管理要求,填补了国内对于药品跨省多仓协同运营管理要求方面的空白。

该标准将“一体化管理”和“数智化管控”设定

为药品多仓协同运营的关键性指标。要求开展多仓协同的企业,在各自满足《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基础上,从体系架构、储运资源、运营管理、质量控制、审核监管五方面体现一体化管理,从信息共享、智能化货位管理、合规风险管理、温湿度远程监控管理、全供应链追溯管理五方面实现数智化管控,并明确由主体方建立智能化供应链管理平台,确保药品跨省多仓协同运营中的合规风险管控。

实现多仓协同领域突破

该标准在药品多仓协同领域突破了省与省之间的区域壁垒,为全国性医药流通企业整合各地仓储和运输资源建立可实际操作的通道。

该标准的实施,更有利于将以往分散化的药品流通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转型升级,在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加快药品运输速度的同时,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提高患者对药品的可及性。

该标准的实施,极大程度缓解了现阶段医药产品储存和配送环节“安全、可靠、集约、快捷”的现实要求和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与日俱增的药品需求量之间的矛盾,对于需要实现全国配送的药品,多仓协同模式在配送广度和深度上更具优势。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促进药品供应保障的高效快捷,促进医药物流行业规范发展,促进药品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并向数字化、集约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为推动国家战略作有益尝试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大会上提出要“形成一批中国标准”、“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长三角地区江浙沪皖三省一市药品检查机构先行先试药品跨省多仓协同模式,联合起草该团体标准,是为推动国家战略所做的有益尝试。

该标准的实施,率先打破长三角地区市场分割,打通制约流通的关键堵点,探索不同地区间协同规范管理的标准,在医药流通领域探索体系创新、制度创新,推动长三角地区建立统一的市场标准体系,营造规则统一开放、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共同打造长三角地区更优营商环境,实现长三角地区医药物流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该标准的实施,有利于促进药品在更大的统一市场范围内集约流通,对服务国家医药改革发展全局、提升上海市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助力医药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地区江浙沪皖三省一市药品检查机构主动通过该标准发挥引领作用,助力医药流通企业多仓协同高质量发展

2022年,江浙沪皖赣五地市场监管局联合发文开展50佳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评选,将“药品多仓协同运营管理”评选为“50佳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同时入选上海市先进质量管理方法“10佳”榜单充分肯定了多仓协同运营所发挥的质量标杆和示范带动作用。

多仓协同运营的企业,通过“就近入库、就近配送”的跨区域药品储存、运输,减少长距离配送,减少中转次数,缩短交付周期,降低配送成本。

多仓协同运营的企业,药品的响应速度提升,有利于缩短药品物流的在途时限,使患者及时获得急救用药。在应对疫情、地震等突发事件中,能最大程度的有效保障药品供应和配送。特别是去年疫情期间极大缓解了上海仓因疫情管控导致的运力不足问题,为全国各省抗疫药品的供应保驾护航。

多仓协同运营的企业,药品的运输质量得到提升。多仓协同模式减少了运输中转次数,运输故障发生概率降低,尤其对于冷链品种的温控保障性更强,下游客户因包装破损的拒收率明显降低。

多仓协同运营的企业,减少物流运输的碳排放量,体现绿色低碳环保

《药品多仓协同运营管理规范》发布实施一年来,得到社会认同和业界关注,并已显现其对行业和企业的推动和带动作用。该标准通过明确界定药品多仓协同运营模式及其核心管理要素,规范了药品多仓协同运营中的管理模式,统一了不同区域间协同规范管理的标准。不仅有利于提高医药产品的区域可及性布局;有利于资源共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有利于降低流通成本惠及民众;还有利于促进药品在更大的统一市场范围内集约流通。

 

 • 典型案例

地址:上海市武夷路258号     电话:021-54048034     邮箱:bzhxh@cnsas.cn     版权所有:上海市标准化协会